在古代,流行“滴血验亲”,一共有两种方法:滴骨法和合血法。滴骨法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说的是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骨头上,去观察是否渗入,如果渗入就证明了二人的血缘关系;合血法是验证者都活着时,刺破俩人指尖将血滴入一个器皿中,看是否融为一体,如果合为一体则证实血缘关系。
在《圣经》中,曾有一则小故事,说两个妓女争抢男孩,都说这个男孩是自己的骨血。但是,所罗门因为无法判决却下令要杀死孩子,让她们谁也别要。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妇人哭诉说着自己愿意替孩子去死,于是,所罗门就把这个孩子判给了她。因为,孩子真正的母亲,是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
滴骨认亲,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很多人以为是滴血认亲的高级玩法,但历史中的史料告诉我们:滴骨认亲其实出现的年代更早!早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我们国家就开始了这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在《会稽先贤传》中有记载:在战乱时候,战场上尸骨无数,但是大部分人都能找到自家亲属的尸首,即便是那些被大火烧容颜的人!他们通过将自己的血,滴在逝者的骨头上(破开的骨头),如果鲜血能完全渗透进去,那就是自家兄弟。这么一看,是不是很像现在的“骨髓移植”?要找到跟自己匹配的才能行,而亲属是大概率匹配。
其实在很久之前,科学家就解析了“滴血认亲”的基本原理。滴血认亲又称为合血法,就是将要鉴定的两人鲜血都滴在盐水中,如果血液相融,那就是亲生的。如果血液不相容,那就不是亲生的。般同血型的血都是可以相融的,这也是现在医院“输血”的科学依据。不得不说,古人在没有丝毫科学依据就“发现”了这种方法,算是天大的运气了。但是O型血可以跟大多数血相容,所以在康熙年间,有人提出“滴血之事,未可尽信”。
其实感情试探法沿用至今,很多家庭就算怀疑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那也不愿意去做亲子鉴定。而是通过设计一些“问题”、“事件”来观察后代的忠诚度与亲情归属感。在西汉时期就有这种方法,一开始这种方法是用来识别敌国间谍的。但是后来有人将这种方法用作“鉴定是否本家人”。其实通过这种测试的人,即便真的不是亲生骨肉,那也是值得付出真感情的。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想让没血缘的俩人血相融,冒充父子,其实也简单,仅需在水中调入白矾即可。古时,验血之人常拿这个手段去伪造结果。其实,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即便是没有血液关系,但是,为同型血也能相融,这个已经是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了。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