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信
今年10月全国部署开展“断卡”行动以来,上海公安机关周密部署、重拳出击,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治、以打促防”,集中力量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势头。
那到底什么是“断卡”行动呢?
点击下方视频告诉你答案。
今天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一起上海警方“断卡”重击电信网络诈骗案。
“断卡”行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已打掉贩卡团伙12个,抓获“两卡”违法犯罪人员2200余人,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抓获数、破案数同比分别上升58.6%、106.4%。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已先后将4400余万元被及时止付冻结的被骗钱款返还给市民群众。
“断卡”行动期间,上海公安机关在横向上建立“1+3+N”部门联动机制,由市反诈中心牵头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3家职能部门,从根源上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滋生土壤。
在纵向上建立“1+16+48”快速反应机制,由市反诈中心牵头组织全市16家反诈分中心,对“两卡”线索在48小时内核查见底并落地打击。在目标上瞄准4类“两卡”违法犯罪团伙持续打击整治,聚焦开卡、带队、收卡和贩卡等4类重点打击团伙。
此次“断卡”行动没有期限,全市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直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无卡可用。广大市民群众一旦发现买卖“两卡”的违法犯罪行为,请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同时,警方提醒市民群众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一旦丢失要立即挂失。买卖、出借对公账户以及银行卡、电话卡等是违法行为,甚至还可能涉嫌犯罪。
任何一起电信网络诈骗,都离不开信息流(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洗脑)和资金流(通过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转账)两个关键要素,而信息流和资金流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手机卡和银行卡。具体来说:
手机卡的种类,包括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和物联网卡。
银行卡的种类,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和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第三方支付)。
在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公安机关发现有大量的“实名不实人”电话卡、银行卡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有些人为了“蝇头小利”,在不法分子的唆使、引诱下,不惜牺牲个人的征信信用,以自己的名义办理电话卡、银行卡后,出租、出售、出借给一些“收卡”中介,以此赚取费用。在倒卖“实名不实人”电话卡、银行卡的各个环节里,出现了“开卡、带队、收卡、贩卡”等不法团伙。
具体来说,开卡人员就是以自己名义开办电话卡、银行卡后出租、出售、出借给他人的人员,也叫“卡农”。带队团伙就是诱骗或者组织他人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人员。收卡团伙就是接收带队团伙手机卡、电话卡的人员,也叫“卡头”。贩卡团伙就是接收全国各地收卡团伙的手机卡、银行卡,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开卡、带队、收卡、贩卡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直接与诈骗团伙勾连的,按照诈骗共犯依法处理。根据涉案情况不同上海警方“断卡”行动重击电信网络诈骗,还可能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侵犯公民信息罪等罪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