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还不上钱,股东一般不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而且如果股东没出资,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享有期限利益,没到认缴期限的话,公司债权人也不能要求股东来承担责任 。
那如何追究股东的个人责任呢?
加速到期。
也就是说即使认缴期限没到,只要股东没出资,债权人就可以要求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如何加速到期呢?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解散或破产,就可加速到期,要求股东承担责任。不过,这样比较麻烦。
2023年11月8日实施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新规定了两种加速到期的情形,不需要公司解散或破产也可以加速到期,来追究股东责任。
第一种,“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也就是公司不能履行债务的,那股东出资就应加速到期。如上面漫画所示,孙悟空即使出资期限没到期,也要承担责任。
具体做法就是,在执行阶段申请执行,如果因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终结本次执行之后,就可以提出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在未出资的本息范围内承担责任。
如(2023)粤03民终17343号案件中,法院认为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原审法院已因公司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作出终结本次执行的裁定,可以认定公司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故其股东的出资应加速到期。最后,判决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来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第二种,“产生债务后延长出资期限”,也可以加速到期。
如果发现债权产生后延长出资期限的,公司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股东加速到期,在未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不用等到执行阶段。在(2023)粤0303民初11518号一案中,法院认为,因为股东延长出资期限的行为,在债务产生之后,最后直接判决股东在其未缴纳注册资本本息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我们看到《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发布后,对债权人的保护更强,追究股东个人责任相对来说更简单了。
因此,对股东来说,要认识到认缴出资期限,是为了鼓励创业,减少投资压力。股东要根据自身实力,量力而行。如果滥用认缴期限,可能是引火上身。
对债权人来说,看到公司没钱还,也不要灰心,如果股东没有认缴出资,债务产生后故意延长出资的,或者在执行后公司还还不上钱,就可以要求加速到期,追加股东个人为被执行人了。
对公司来说,债权人没必要提起破产申请,就可以要求股东责任加速到期,如果几个股东的出资足以偿付公司债务,公司就不会轻易走到破产的境地。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