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我《今日头条》发布的系列检举、诉讼等文章中,不断有朋友留言询问:如果被人恶意诬告,尤其是被人匿名诬告,又不知道是谁告的情况下怎么办呢?显然,诬告者本身是违法的,也是道德不允许的,那么,诬告者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我们就这些问题,做一个分析和探讨,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第一,如果被人恶意诬告,经过制止仍然不收敛者,如果涉嫌构成治安处罚的,应该果断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上述法律所指的行为包括: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如果有人在网上散布、攻击他人的文章、言论,则可能构成上述法律规定的“公然侮辱”。相反,如果对方捏造事实,仅仅是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向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检举、控告,而不是公开、公然控告或诬陷,可能构不成上述法律所指的“诬陷”,两者是有区别的,尤其是被他人“错告”与“诬陷”,应该加以区分。
第二,诬告或诽谤他人,涉嫌犯罪。我国 《刑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刑法》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注意,刑法规定的“诬告”、“诽谤”必须有个前提: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情节轻微,则可能不构成犯罪。何为情节严重呢?刑法本身未作出详细解释,但如果被诬陷或诽谤,导致当事人自杀、精神出现问题或其他客观的严重后果,则应该是“情节严重”,诬陷者或诽谤者,将涉嫌犯罪,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公然侮辱或诽谤他人,法律还有特别规定:如果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从重处罚。
第三,如果被诬陷或被公然侮辱,而诬告者或诬陷者又是匿名的,受害者无法获知是谁,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一是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确定是否立案侦查;如果能立案,则公安机关可能会采取技术手段侦查诬陷者;二是如果诬告者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非法行为,当事人无法获知,但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而且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调查。
总之,在社会现实中被卑劣小人恶意匿名诬告怎么处理?诬告者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对于诬陷或诬告他人的行为,是人人痛恨的。不仅仅是法律禁止的,也是道德不允许的。如果被诬陷或诬告,情节严重的,应该向公安机关果断报案,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诬告者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公职人员,还可以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投诉、检举。无论处于什么目的,如果构成诬告或诽谤,诬告者或诽谤者,将会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刑法处罚。
希望上述分析,对大家有启发或帮助,欢迎大家沟通、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