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老龄化社会到底有什么“可怕”的?为什么大家开始存钱、开通个人养老账户、寻觅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呢?下面我们就从中国老龄化的几个“超”特征,来看看商业养老保险急剧扩大的市场需求。
首先,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基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8.7%,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0%。据此,联合国的方案预测数据推测,2026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也就是说,未来的5年左右,将是我国急速加剧老龄化局面的时间。
其次,超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人口的增加减少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老龄化也并不例外。那么,为何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加速的老龄化进程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曾经的婴儿潮。在1949-1957年间,为了发展生产力,政府鼓励生育,人口上涨了近300%;随后在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也就是1962-1966年之间,我国累计出生人口达到13700多万人,这部分人在60年后的现在,逐渐开始退休,是人口老龄化的主力军。再加上我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施行优生优育政策,青、中年中独生子女较多,且如今生育率下降,因此,在未来老年人的年均增长率要远远超过总人口的年均增长率。
还有,超高的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
留守儿童的增多,意味着人口开始向城市聚集,这已经成为了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年人开始到城市打拼、创业、工作,然后落地扎根,再加上城市医疗条件较好,这就使得城市相较于农村,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老龄化压力。
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我们超越原来的高平均寿命。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预测,现如今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大约在77.93岁,这要得益于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再辅以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加强了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若再按照每三年平均寿命长一岁的趋势预测,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是百岁老人了。
2010-2023年 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趋势
最后,在通货膨胀、经济下行、物价上涨的大环境下,超出预期的养老成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猪肉一斤四毛八、大葱每斤6分钱,一元钱可以是两个男孩一周的菜钱。而如今,猪肉早已涨到二十多块钱一斤,1块钱也只能买到一根棒棒糖了。我们无法准确的对未来做出预测,因此,面对这些不确定的花销,我们需要提前规划,为客户算算账。
日常生活开销,包括一日三餐、基本照料护理、出行等
娱乐开销,包括社交、旅游、按摩保健等
医疗开销,包括偶发小病、慢性病、或老年身体机能下降导致的疾病等
这些还只是最基础、最日常的花销。因此,北京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这样说道:“一个将在2027年之后退休的人,需要300万~500万元才够养老,类似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有多少人能提前准备这么多钱?更别说若算上慢性病、保姆费、或是其他突发情况费用,那未来的生活成本就不可预测了。
从古至今,追求长寿的脚步从未停滞。这是因为都想在更长的时间里享受生活,而不是在未来的时间里承担更多的风险与低品质生活。
这一系列“超”特征,都通过我们之前所讲的养老金替代率展现出来了——养老金替代率持续走低。那么,为了防止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就需要通过社保以外的其他渠道,帮助我们维持想吃啥吃啥、想干啥干啥的品质生活。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稳定的拿到充足的养老金,达不到以前的100%,也要最起码达到7、80%,这样才能维持未来的生活质量。这时,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保养老不冲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社保养老。比如职工养老金是一个月3000元,若有商业保险,到年龄后每个月又可以领3000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就有6000多元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晚年退休生活的待遇。
商业养老保险的产品可供选择性多,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年金保险、增额终身寿险等都可以根据家庭需求,选择长期短期、收益高低等不同选项。
商业养老保险投保门槛低,领取年龄灵活由于产品的多样性,有些保费只需几百到一千/年。而且可以选择领取年限,55岁、60岁,或是退休后。这些内容都会在保险合同中明确列明,使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强制储蓄,锁定未来长时间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负担,为家庭财富规划打好基础。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聊!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