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清宫后妃们的位分升降,在宫斗剧里的情节那叫一个精彩,特别是后妃降位,充满了阴谋和宫廷斗争失败的教训。
那么在真实的清宫历史上,后妃们也有这种职位的下降吗?她们降位背后的故事是不是也是宫斗所致?这些被降位的后妃们,她们最终的人生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道光帝后妃“老夫少妻”和“离奇降位”之谜?
清道光帝画像
爱新觉罗·旻宁,公元1782年9月16日出生在北京紫禁城的撷芳殿,是嘉庆皇帝的第二子,生母为嘉庆帝的原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由于嘉庆帝的第一子夭折,旻宁也就成了嘉庆皇帝的嫡长子,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年号是:道光,史称道光皇帝。
道光帝骑马像
道光皇帝一生共有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三位贵妃、三位妃、五位嫔、四位贵人、一位常在、一位答应、一位官女子,共计21位后妃。
在这21位后妃中,竟然有多达11位妃嫔曾经被道光皇帝处以降级惩罚,被降级的后妃绝大多数并没有原因说明,除了喜欢给后妃降级,道光皇帝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
道光帝的特殊癖好是什么?
在清代皇帝的妃子主要是通过选妃进行的,秀女在12、13岁的时候就进宫了。入宫后待一段时间适应一下,就会送去给皇帝侍寝。
道光帝继位时已经39岁了,之后屡次下诏"选女"入宫,基本按照三年一选的原则,他甚至到了60岁还举行选秀充实后宫。
道光帝的后妃们与道光帝的年龄相差甚远,在入宫时都还只是幼女,在生育时也不过只有十六七岁,在现在看来也不过是还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的女孩子们,就已经开始为道光皇帝生儿育女啦,由此可以看出道光帝对幼女情有独钟,他的特殊癖好就是喜欢幼女。
道光皇帝妃嫔们的平均年龄比皇帝小30岁左右,甚至有不少的妃子比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还要小很多。
庄顺皇贵妃比皇长子奕纬小13岁。静妃比皇长子奕纬小四岁。道光帝还有很多的后宫妃嫔甚至是与道光帝的孙辈们同岁。
他的后宫一共有23个妃嫔,其中比道光帝小10多岁的有11位,比道光帝小26、27岁的有4位,比道光帝小30多岁的有4位,比道光帝小40多岁的有3位,其中李贵人比道光帝小45岁,是道光帝后妃里面最小的1位。
道光帝五位后妃首次生育的年龄是多少岁?
道光帝后妃画像合集
1、道光帝的孝全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帝孝全皇后画像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13岁(虚岁十四岁)的钮祜禄氏参加了道光朝的首次选秀。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十一月初二日,钮祜禄氏以“全嫔”的身份入宫。她比道光帝小26岁。
钮祜禄氏15岁时怀孕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3月24日,钮祜禄氏首次怀孕,晋封为全妃,当时只有15(虚岁十六岁),同年十二月因不明原因小产。
全妃(钮祜禄氏)首次生育是18岁
钮祜禄氏全妃画像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的初夏,全妃再次怀孕,道光五年二月二十日公元1825年4月8日寅时,全妃钮祜禄氏在18岁时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道光帝的皇三女。
2、道光帝的祥妃(钮祜禄氏)
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15岁的钮祜禄氏参加选秀,钮祜禄氏中选,册为祥贵人。居住在翊坤宫,祥妃比道光帝小26岁。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6岁的钮祜禄氏册封为祥嫔。
祥嫔(钮祜禄氏)18岁第一次首先临盆。
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正月十三日,18岁的钮祜禄氏生下皇二女。她首先临盆,为道光帝生下了皇二女。二月二十日,18岁的全妃钮祜禄氏也生下了皇三女。
3、道光帝的琳贵人(乌雅氏)
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十月十六日寅时乌雅氏出生,她比道光帝小40岁。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14岁的乌雅氏选秀入宫初封为秀贵人。二月二十七日,秀贵人被送往圆明园居住,道光帝赐号琳。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七月二十三日,18岁的秀常在乌雅氏复晋为琳贵人。
琳贵人(乌雅氏)首次怀孕生育是19岁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四月二十五日,因怀孕而诏封为琳嫔。九月二十一日子时,琳嫔生下道光帝的皇七子醇贤亲王奕譞。
4、道光帝的彤贵妃(舒穆禄氏)
道光帝彤妃画像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十一月,舒穆禄氏册封为彤嫔。
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十一月晋封彤妃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晋封彤贵妃。
彤妃(舒穆禄氏)首次生育的时间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七月初二日,彤贵妃舒穆禄氏生下皇七女。
5、道光帝的孝静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道光帝静妃画像
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6月19日,博尔济吉特氏出生,她比道光帝小30岁。
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四月初三日,年仅14岁的博尔济吉特氏进入皇宫,服侍道光帝,初赐号静贵人。
静嫔(博尔济吉特氏)首次怀孕生子是15岁
道光帝静贵人画像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初,15岁的静贵人怀孕,同年四月初七日晋封为静嫔。十月二十三日公元1826年11月22日,静嫔生下道光帝的皇次子奕纲,不幸夭折后,随后生育的两子也接连夭折,静嫔的稚龄生育,也确实影响了新婴儿的存活率。
道光帝后宫“老夫少妻”的原因是什么?
人到中年的道光帝画像
众所周知,皇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皇位的继承,如果皇帝没有儿子,必然会导致内乱。道光帝虽然有九个儿子,但他直到27岁时才有了长子爱新觉罗·奕纬。此前甚至还曾经因为婚后多年没有生育孩子,而险些遭到嘉庆帝的“废黜”。
皇家早婚在古代是很普遍的,康熙皇帝12岁就做了父亲,那么道光皇帝在27岁时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就已经很晚了。之后道光帝有了大皇子奕纬之后,时隔18年以后,才得到第二个皇子奕纲,而此时的道光皇帝已经44岁了。
在生下皇长子奕纬,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道光帝再没有生过其他的孩子。再加上道光帝对长子十分不满,为了延续血脉,只能多次选秀充实后宫,以绵延子嗣。
道光帝人到中年才开始连续生育“皇子”
道光皇帝的"努力"有了结果,道光六年,皇次子奕纲出生,接着又是皇三子出生。不幸的是皇二子奕纲两岁时夭折,皇三儿子出生后不久夭折。
道光十一年,皇长子奕纬在24岁时因病去世。这对道光帝的打击很大,因为此时他已经50岁了,膝下却没有儿子。
道光皇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而清代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皇室无嗣。道光皇帝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招纳美女,充实后宫,抓紧生育。
他此时也开始加紧选秀,并且积极增加子嗣,一直到60岁时还在选秀,就是为了大清的子嗣延绵。
至于妃嫔都比自己小几十岁,是由于道光帝因为他自己本身年纪大了,选秀总不能选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子,所以只能从妙龄少女里选。道光皇帝的妃嫔选择范围很广,有满族、蒙古族和汉族。从道光十一年开始,道光皇帝接连喜得六子。
道光朝选秀后妃里的“宠妃”
在正常情况下,清宫的妃子们“出道”时的起点是什么贵人,后面的晋级基本都是按以上品阶一步一个脚印,从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的等级逐级晋封,极少有破格跳级的。
但在道光帝朝有几位后妃,她们的晋升之路可谓是“火箭式”的上升。
道光帝的宠妃——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全嫔—全妃—全贵妃—全皇贵妃—孝全成皇后
孝全皇后画像
钮祜禄氏,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选秀初封为嫔,因其才、智、貌样样都全,道光帝亲赐号为“全”。钮祜禄氏蕙质兰心、才华出众,极受道光帝的宠爱。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晋封16岁的钮祜禄氏为全妃。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晋封17岁的钮祜禄氏为全贵妃。钮祜禄氏以17岁的稚龄被封为全贵妃,她的地位仅次于中宫孝慎成皇后,一跃成为了宫中仅次于皇帝皇后的二号人物。
道光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公元1833年6月16日,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去世,六宫无主,钮祜禄氏做为贵妃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继后人选。
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八月十五日,26岁的钮祜禄氏晋封为皇贵妃
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十月十八日,道光帝升御太和殿,宣旨册立27岁的钮祜禄氏为皇后,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钮祜禄氏从全嫔到全贵妃的跨越,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在素来以母凭子贵的后宫里,像她这般飞速晋升几乎不靠着生子上位,而是仅靠着皇帝的盛宠就平步青云的,在整个清朝后宫历史上都十分罕见。
钮祜禄氏的死后荣宠
死后与道光帝合葬地宫
道光帝后画像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正月十一日丑初三刻(凌晨一点四十五分左右),年仅33岁的皇后病逝在圆明园寝宫。大殓后,皇后梓宫停放在长春园正殿澹怀堂。
道光帝亲自赐钮祜禄氏谥号为:孝全皇后。皇后的谥号直接由皇帝赐予的,这在清代是不多见的,也表明了道光帝对这位皇后的感情确实深厚,非同一般。从此以后,道光帝就不再立皇后。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道光帝驾崩后与孝全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穆成皇后一起合葬在清西陵的慕陵地宫中。
道光帝的晚年挚爱———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琳贵人—琳嫔—琳妃—琳贵妃—琳贵太妃—庄顺皇贵妃
16岁的乌雅氏就选秀入宫,她比道光帝小了整整40岁,在入宫8年之内就接连怀孕5次。在乌雅氏的后代之中,出现了2代帝王。
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乌雅氏选秀入宫,初封为琳贵人。
乌雅氏入宫时16岁,道光帝当时已经56岁了,这两人的年龄差距达到了40岁之多。
道光帝对乌雅氏格外恩宠,在8年的时间里,也就是说道光帝在晚年60多岁的时候,依然宠幸乌雅氏。这份恩爱也有了成果。乌雅氏入宫8年时间内就怀孕了5次,先后生下1个女儿,3个皇子,有一次不幸小产。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四月二十五日,乌雅氏因为怀孕而诏封为琳嫔。九月二十一日子时,生下皇七子奕譞。
乌雅氏的第一子奕譞照片
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奉皇太后懿旨:“琳嫔著晋封为琳妃。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二月十三日戌时,乌雅氏生下皇九女寿庄公主,同年五月初三日正式册封为琳妃。
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初六日寅时,琳妃生下皇八子奕詥。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寅时,琳妃乌雅氏生下皇九子奕譓,同年十二月二十日诏晋封为琳贵妃。
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九月初八日,琳贵妃因不明原因而小产。
乌雅氏是因为道光皇帝晚年的恩宠,连续的生育母凭子贵,才在多次受封之后,得到贵妃的称号。
晚年的道光皇帝为什么会宠爱乌雅氏?
晚年道光帝画像
这就要提到庄顺皇贵妃优秀的一面了,乌雅氏除了容貌和身材姣好之外,秀外慧中的德行,也是她可以得宠的重要原因。 因为道光帝不仅抵制声色,也崇尚节俭,本身也是一位品质优秀的皇帝,在这一点上,二人很般配。
由于乌雅氏生育的三位皇子都成活了下来,因此她也母凭子贵获得了较高的身份地位,但是她却并不恃宠而骄,自己的行为举止都十分注意,而且对自己的子女教育也十分严格。
庄顺皇贵妃不仅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自己也以身作则,从不做贪腐之事,出众的外貌加上优秀的品德,乌雅氏才受到了晚年道光帝的信任和宠爱。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道光帝驾崩后,咸丰帝进尊乌雅氏为皇考琳贵太妃,居住在寿康宫中的寿中宫。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月初十,刚登极的同治帝进尊乌雅氏为皇祖琳皇贵太妃。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十一月初七日,琳皇贵太妃逝世,年仅四十四岁。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两宫皇太后为她拟定谥号“庄顺”二字,“严恪有仪”为“庄”,“和比于理”为“顺”,乌雅氏的一生由此盖棺定论,谥号为“庄顺皇贵妃”。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十五日卯时,入葬慕东陵。
乌雅氏的孙子和曾孙二代成为大清帝王
光绪帝和宣统帝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十二月,庄顺皇贵妃的亲孙子爱新觉罗·载湉入继文宗为嗣,登极为帝,是为光绪皇帝。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乌雅氏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的孙子,摄政王载沣的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十二月二日,溥仪在太和殿即皇帝位,由隆裕太后和父亲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
与道光帝年龄相差45岁的嫔妃——李贵人
李贵人李氏,内务府六库郎中善保的女儿,她比道光帝小45岁,是道光帝所有妃嫔中与道光帝年龄相差最大的嫔妃。他们俩可以说是“爷孙”级别的夫妻。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11月25日酉时李氏出生。
道光二十年庚子二月二十八日,道光帝还宫挑选女子,晚膳后还圆明园。李氏就是这次选中的。
公元1840年4月14日,14岁的李氏入宫,封为意常在,居住在翊坤宫。
公元1841年1月12日,意常在降为李答应。此后李氏的位分一直没有改变,直到道光帝去世。
李氏24岁时开始守寡生活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3月4日,咸丰帝晋封24岁的李氏为皇考常在,居住在寿康宫的寿二所。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同治帝继位后晋尊35岁的李氏为皇祖李贵人,居住在寿安宫。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3月26日上午9时整,李贵人因痰壅气闭而病故,享年四十六岁,同年三月初三日棺椁暂安田村。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3月23日奉安慕东陵。
道光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给后妃们坐升降机,今天是贵妃的,明天可以是贵人,连降3级。今天是妃的,明天也可能是贵人。今天是嫔的,明天还可能是贵人。
道光帝画像
道光帝一生23位后宫嫔妃中,受到降级处理的多达13位,就占了一半还多。纵观道光帝后宫妃嫔的升降发现,他最喜欢给高位的嫔妃们降为贵人,不止这些高级别的被降级,本来就很低的,也可以玩玩滑梯,接着降到更低的位置。
道光帝之前的皇帝给妃嫔降等级,是为了惩戒,以及告诫其他妃子。但是对于道光来说,给妃嫔们降级成了一个兴趣。
有从妃降为贵人的,有从贵人降为常在的,有从常在降为答应的,甚至有从嫔位,一路降为官女子的少见情况。
后宫之中,向来都是母凭子贵,但是在道光帝朝有子女的嫔妃也不例外,位分也照降不误,生活没有稳定的保证。一般后妃被降到低位的时候,就会一直卑微的活着,直到死去。道光帝后宫女人的命运是被随意拿捏的,做道光皇帝的妃嫔着实不太容易。
道光皇帝的后妃们为什么会被降级?
道光帝后妃画像
道光皇帝频繁给妃嫔降位的原因
一、道光皇帝是个抠门的皇帝,频繁给妃嫔们降位是为了节省后宫的开支。
按照大清后宫的制度,位份越高的后妃们享受的俸禄就越高,皇后与贵人的等级待遇可是天差地别。在吃的,穿的,带的,用的,都是不一样的,就是每月发的月银,不同等级的嫔妃,差距也是不小的。
所以依照道光帝的性格,是很有可能想缩减后宫的开支,才会将这些后妃一降到底。清宫后妃们根据自己的位份拿工资,位份越高工资就越多,对道光帝来说,压力实在是有点大。
道光帝算了一笔经济账,妃降为贵人,贵人降为答应,答应降为官女子,那么老婆的人数还是那么多,养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样后宫里就会节约一大笔开支的。
而且被降位的这些妃嫔们的首饰又可以回收利用了,可以翻新成新的首饰,或者重新赏赐给别的妃嫔。所以这些后妃们在服侍道光帝的时候,工资待遇都是很低的。
二、道光皇帝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一切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
道光帝画像
道光帝这些后宫嫔妃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女,她们的年龄和道光皇帝的年龄相差二三十岁呢。如果她们犯了错,道光帝哄着点,让着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道光帝还就不这么做,他对嫔妃们可以说没有太深的感情,是个薄情寡义的人。
在中英鸦片战争中失败后,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所以道光皇帝心里是很窝火,但是他又没有什么办法,就只能在后宫里找事,来平衡自己的心理了。
自己一不顺心,就直接拿他的妃嫔们开刀,给她们降位来缓解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能让自己感受到一点当皇帝的尊严,道光帝的薄情寡义,这也就是嫔妃们为什么被频繁降位的原因之一。
在道光帝被不断升降的嫔妃里,大部分都是未知原因突然被降级,只有少数几位是记载了被降级的原因。
道光帝豫嫔尚佳氏的降位原因
尚佳氏因自行责打宫女而被道光帝降位
玲常在——尚答应
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尚佳氏经过内务府选秀而入宫,初封为玲常在,居住在延禧宫。
尚佳氏刚入宫的起点是玲常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就是她在道光帝一朝的巅峰了,因为这之后,她就要被降位。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8月12日,道光帝专门颁发谕旨,命内务府大臣派人详细查验各宫未满年限就交出的官女子,来针对后妃虐待宫女的现象。
好巧不巧的,尚佳氏就是个经常责罚宫女的后妃,算是撞枪口上了。
尚佳氏因为私自责打宫女而被降位
玲常在尚佳氏居住在延禧宫,也不知道是她的不幸,还是宫女的不幸,她手下一共出了三个叫大妞的宫女,而每一个大妞,都有各自的问题。
第一名大妞,干活不行,弄污损的东西,被责罚了四十大板。
第二名大妞是个惯偷,偷拿了白丝线一绺,同样也被玲常在责打了四十大板,结果导致两条腿都受了伤。这次教训还没记住,大妞又继续把手伸向了一绺青丝线,这次玲常在掌了她的嘴。之后这位大妞,就被赶出了宫。
第三名大妞,也不知道是真的粗手笨脚,还是爱虐待小动物,先后一共因为“不小心”踩死和踩伤了玲常在养的两只小猫。
大妞还有其他“杰作”,不是偷吃东西,就是踢翻了宫里洗手的瓷盆,把瓷漆都碰没了。玲常在也没客气,每次做错事,都自行对她进行了掌嘴、打板子、打手心等多种责罚。
以上责打都是玲常在尚佳氏自行责打的,可见尚佳氏责打宫女的残酷,虽然宫女有错在先,但玲常在尚佳氏此举也不近人情。
尚佳氏此举有悖于宫规,又处于清查期间,有迎风而上之嫌,引起了道光帝的反感。为严格宫规,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6月30日,玲常在尚佳氏因自行责打宫女而被道光帝降为尚答应。
清宫里规定,宫女犯错,都是由首领太监责打,后妃不能动用“私刑”。所以,玲常在也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道光正在查虐待宫女的风口浪尖上,最终被降为了尚答应,也算是咎由自取。
只是在道光朝的后妃们即使做到贵妃,当上了主子也没有保证,可能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而且道光帝往往采取的是突然袭击,一般也不说明原因,最残酷的是,妃嫔一旦被降低都是没有翻身机会的。
道光帝嫔妃降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被降级的嫔妃们范围广。
道光帝妃嫔被降级的情况却非如此,范围非常广泛,被降级的妃嫔成为普遍现象。他的23个后妃中有13人被降级,超过一半。所以,那些没有被降级的反而成了凤毛麟角。
2,迅速上升,直线下降。
彤贵妃(舒穆禄氏)
彤贵人——彤嫔——彤妃——彤贵妃——彤贵人。她是从贵妃一降到底为贵人
舒穆禄氏15岁入宫,比道光小35岁。彤贵妃一入宫就是贵人,起步高。道光二十年,由贵人晋为嫔,道光十三年,由嫔晋升为妃,道光十六年由妃晋升为贵妃,从贵人成为后宫中的二号人物,这个过程仅仅五年时间,她就做到了。
从舒穆禄氏的履历来看,她是为数不多的在孝全皇后统治后宫时不断晋升的人,彤妃在孝全时期一无子女,二无特别重视的情况下升为贵妃,并且逐渐得到道光的重视,可以说是受到皇帝宠爱的。
不明原因,突然遭到降位
彤贵妃升降图
接下来彤贵妃便尝到了乐极生悲的道理。就在彤贵妃生下十公主之后,仅仅半年时间,她自己还陶醉在幸福之中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道光不知何故下旨将她降为彤贵人一降到底。之后直到道光帝去世,她再也没有得到提升。
3、反复升降。
成贵妃(钮祜禄氏)
成贵人—余常在—成贵人—成嫔——成贵人
钮祜禄氏15岁入宫,之后经历了几次沉浮,位分也是反复升降。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二月初八日丑时钮祜禄氏出生。
道光八年钮祜禄氏被指定为成贵人,同年三月入宫。
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3月10日,成贵人降为余常在。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11月9日,余常在著封为成贵人。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11月4日,成贵人诏封为成嫔。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8月3日,成嫔降为成贵人。
直到道光去世,钮祜禄氏的封号一直没变,后来的贵妃位分是后世累计尊封的。
成贵妃升降图
直到道光去世,钮祜禄氏的封号一直没变,后来的贵妃位分是后世累计尊封的。
4,儿女双全,同样也遭降级。
一般来说,为皇帝生育儿女的妃嫔,尤其是生育了皇子的,皇帝都会给予格外照顾,如果不是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皇帝是不会给予惩处的。只有道光帝的祥妃是个例外。
祥妃(钮祜禄氏)
祥贵人—祥嫔—祥妃—祥贵人
祥妃钮祜禄氏升降图
道光元年入宫,初封为祥贵人,后晋升为祥嫔,道光四年八月祥嫔晋升为祥妃。
祥妃钮祜禄氏三次生育记录,儿女双全
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1月13日,18岁的钮祜禄氏生下道光皇帝的皇二女。
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10月19日,22岁的钮祜禄氏生下道光帝的皇五女。后封为寿臧和硕公主,寿臧和硕公主下嫁给恩醇。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6月15日,24岁的钮祜禄氏生下道光帝的皇五子奕誴。后封为敦勤亲王,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奉旨过继给和硕惇恪亲王绵恺为嗣。
祥妃钮祜禄氏生育了一个皇子和二个皇女,算得上是儿女双全,人生一帆风顺,洋洋得意。
六年后,不幸突然降临,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已经30岁的祥妃钮祜禄氏被降为祥贵人,道光帝竟然没有任何解释地突然将她降为贵人,祥妃做梦也没有想到,为道光生育了三个儿女,到头来得了这样一个结局。
第五,连续打击,两次降级
恒嫔(蔡佳氏)
宜贵人—宜常在—蔡答应
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蔡佳氏选秀入宫,初封为宜贵人,后降为宜常在。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八月十三日,又降为蔡答应。这个封号一直持续了12年,直到道光帝去世,始终没有变化。
蔡佳氏一生跌宕起伏。从贵人接连降到答应,好在活的时间久,经过几代皇帝的尊封,又熬到了嫔位。
那贵人(辉发那拉氏)
琭常在—琭贵人—琭常在—那答应
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六月二十一日辰时出生,她比道光帝小43岁。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3月20日封为琭常在入宫。
公元1840年12月10日晋封为琭贵人。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4月9日,琭贵人降为琭常在。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11月26日,再降为那答应。
道光帝那答应升降图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七月二十日午时,辉发那拉氏薨逝于寿安宫,享年四十一岁。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4月7日,那贵人与庄顺皇贵妃金棺一并奉安慕东陵。
道光帝后妃里由宫女逆袭成为嫔妃的女人
佳贵妃(郭佳·三妞)
佳常在—佳贵人—佳嫔—佳贵人—佳贵妃
郭佳氏升降图
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十二月初三日子时出生。郭佳氏入宫后在孝全皇后钮祜禄氏位下当差。
道光十四年公元1835年1月15日,钟粹宫宫女子三妞郭佳氏被封为佳常在,之后晋升为佳贵人。
郭佳氏的封号是“佳”,满文是意思为“英俊的”,这也是道光帝后妃里少有的封号类型。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7年1月26日,佳贵人正式册封为佳嫔。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3月26日,佳嫔降为佳贵人。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12月24日,两宫皇太后以郭佳氏“侍奉宣宗成皇帝,多历年所,允宜加崇位号,以表尊荣”,晋升为佳贵妃。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5月24日亥初一刻,佳贵妃薨逝在吉祥所,享年七十五岁。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6月2日卯时,佳贵妃金棺奉安于慕东陵妃园寝。
道光帝珍嫔(赫舍里氏)
珍贵人—珍嫔—珍妃—珍嫔—常贵人
珍嫔
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十一月十五日,赫舍里氏出生,比道光帝小22岁。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入宫,赫舍里氏被册封为珍贵人。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四月,晋封珍贵人为珍嫔。
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八月初八日,奉皇太后懿旨,晋珍嫔为珍妃。
道光六年珍妃降为珍嫔。金册,金印交回造办处熔化。
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六月初九日,奉旨:“珍嫔降为常贵人”。
道光三十年正月公元1850,咸丰帝晋尊赫舍里氏为皇考常嫔。
道光帝珍嫔升降图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三日,常贵人受到英法联军惊吓卒于圆明园的绮春园,享年53岁。
九月二十三日,棺椁暂安于田村殡宫,咸丰十一年十月,同治帝追晋为皇祖常妃,同治二年九月初二日葬入慕东陵。
道光帝“睦答应”赫舍里氏的人生历程
睦答应(赫舍里氏)
睦贵人—睦嫔—睦贵人—睦答应—睦官女子—睦答应(死后追封)
道光十一年十月十八日收睦答应交回
盆花面簪上有当时记录收贮的黄条,这件盆花面簪上黄条记录的收回时间,正好是睦嫔被降为睦贵人之后的两个月内,等到被再次降为睦答应,睦答应就上交了贵重财产的首饰—银镀金嵌宝花盆簪。
在清宫中,除了后妃亡故会对首饰进行回收以外,随着首饰拥有者地位的降低,精美的贵重首饰也会被随之收回。
睦答应交回的盆花面簪
银镀金盆花面簪闪耀着宫廷首饰工艺的光芒,睦答应交回的这件银镀金盆花面簪,是一件盆花式样的簪花,盆花式样的面簪装饰在钿子的顶端居中位置,并在其两侧会配以长圆形簪饰。
由此实物可以知道,道光帝时期是宫廷首饰风格转型的阶段,这件盆花面簪具备了转型阶段承前启后的特点,它既有乾隆、嘉庆时期首饰使用花丝工艺为主、镶嵌珠宝的装饰风格,又有道光、咸丰之后大面积使用点翠的特点。
这件银镀金盆花面簪旧存于永寿宫内,不同于被销毁或反复利用的其他首饰,这件面簪,在睦答应之后,就再未被其他人使用了。正是因此,通过这件栓系着黄条的面簪,我们看到了睦答应悲凉的人生历程。
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3月13日奉旨:“原任男爵颐龄之女著为全嫔,子爵奎善之女著为睦贵人,原任郎中久福之女著为祥贵人,前任道荣海之女著为珍贵人”。
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睦贵人下新进女子四人,在公元1822年12月14日早上七点至九点正式入宫,居住在延禧宫内。
从“睦贵人下女子四人”的历史细节中,能看到睦贵人的身影。
道光十年十二月,睦贵人终于等来了晋升,上谕:“奉皇太后懿旨,睦贵人晋封为睦嫔。所有应行事宜,着各该衙门察例具奏。”
然而尚未举行册封礼,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9月7日皇帝再次降旨:睦嫔降为睦贵人。
公元1831年10月15日,睦贵人复降为睦常在,没过多久,睦贵人又被降为睦答应公元1831年11月21日收回睦答应银镀金嵌宝花盆簪一个。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5月2日,睦答应降为睦官女子。
道光帝十二年公元1832年5月4日,睦官女子赫舍里氏落水致死,年仅二十多岁。未知是否其因一年间由嫔累降为官女子而自杀。
睦官女子死后,道光帝追封睦官女子赫舍里氏为睦答应。内务府拟赫舍里氏改葬于曹八里屯寝园,因“答应”向来在曹八里屯安葬是一直以来的定例。
睦答应在死后,当时道光帝没有打算将睦答应葬入慕陵妃园寝中的。后来道光帝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将睦答应的彩棺从新迁出,改葬到了双峰岫妃园寝。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10月19日,睦答应的彩棺跟随孝慎成皇后的梓宫一起奉移至清西陵。
道光十五年九月初八日,睦答应随平贵人一起葬入了双峰岫妃园寝,宝顶位于最后一排东边第一个。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双峰岫妃园寝因要葬入孝静皇后,经过改建增建,升格为慕东陵。慕东陵内葬唯一的答应,在道光帝慕东陵17位妃嫔之中,地位最低的,就是睦答应了。
触犯宫规降级为官女子,死后没能葬入皇陵的女人
道光帝的曼常在——刘氏
刘官女子
刘氏,她是二等侍卫官明的女儿。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3月21日,刘氏经过外八旗选秀入宫,初封为曼常在,排位在玲常在之前。
刘氏既然能够被选入宫廷,说明刘氏的相貌还是非常不错的,此时她还是一个年仅13岁左右的妙龄女子,刚被选入宫廷的刘氏便被道光帝给宠幸了。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5月22日,道光帝赏赐曼常在绣绿缎八元花卉补子一副。这表现曼常在刘氏在刚入宫时,还是得到了道光帝一定宠爱的。
自从入宫后,刘氏这身体便一直虚弱,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8月3日,太医郝进喜又请得曼常在病在夏月,内伤生冷,外感风寒,乃为暑病。由此可见,曼常在入宫后,身体状况欠佳,多有病痛。
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九月,刘氏以刘答应之名出现在档案中。此时的刘氏已经被降为答应了,具体原因不详。
同年十二月初一日,随奉旨:“刘答应不赏,其余照例赏。钦此。道光对后宫妃嫔进行赏赐,却唯独没有赏赐刘答应,可见此时的刘氏已经彻底失宠了。
刘氏降为官女子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3月12日,刘答应被降为刘官女子,身边仅剩一名宫女伺候,另有两名太监“轮流看伺,夜间伺候”。
刘答应是触犯了宫规才遭到降位
刘氏因“触犯宫规”被直降为官女子,而当时的孝全成皇后还因“刘宫女子一事,皇后奏迟”而被道光皇帝当面申斥。
“朕因刘官女子一事,甚怪皇后奏迟,昨晚当面将皇后申斥,宫中事务岂容片刻耽延。再,如今内外不免仍有蒙蔽之恶习,可很可恶之至。无论何人一有事端,众人必向应管之人恳求不奏,只知蒙蔽在上一人,此即奸邪小人,张口则云恐烦劳上心,怕招上怒,其中弊病岂可胜言。是其以三岁婴儿待朕,安心作弊,论其人直同叛逆也。嗣后无论何人,若有应奏之之事件,众人仍向应管之人恳求阻拦,不欲奏闻者,经朕查出,若是内廷等,定将位分全行革去,仍加重责。若是总管、首领、太监等,从重枷责,立即发遣,永远不赦。朕言出法随,绝不宽恕,无用告诫不早也。特谕。”
道光十五年三月,在刘氏被降为官女子半个月后,刘氏身边的太监被銮仪卫副首领诬陷,称其收了刘氏娘家的钱财,这名太监却称:自二月十四日以后,刘官女子家并未来人给我带信,也并没有叫我去要过东西。
刘氏二月十四日被降为官女子,是因为她让身边的太监与家中人来往,在宫内收送东西,这是清宫严令禁止的。刘氏竟然敢顶风作案,难怪她会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刘官女子的被降级也是罪有应得。
刘官女子降位后悲惨死去
死后因位份低微未能入葬皇陵
自从被降级后,刘官女子的身体越来越差了,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六月十二日酉时公元1842年六月十二日下午五点到七点之间刘官女子去世。
六月十三日,为刘官女子逝世止退其每月所食吃食份例等项上奏。刘官女子死后因位分低微,没有入葬皇帝妃园寝的资格,所以未被葬入慕东陵。
刘官女子最后也是以宫女的身份盖棺定论的,有可能被葬入六股道或曹八里屯的园寝里面,刘氏是道光帝后宫中唯一最终名分是官女子的后妃,死后还没有能入葬皇陵的资格。
这些后宫嫔妃遇到道光帝这么个苛责严厉的主儿,能保得住当下拥有的就不容易了。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