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房产律师团队
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18511557866
清朝官员是如何搞钱的

在写《燃烧的天国》时,要大量阅读各种资料,这里顺手写一篇清朝官员的敛财术,这样大家对时代背景会更熟悉,算番外篇。

本文对于清朝官员的收入情况描述,主要依据曾国藩日记和杜凤治日记,曾国藩大家都熟,曾在中央任职,后因对抗太平天国成为超级牛逼的地方实权人物;而杜凤治是一名普通知县,一直在基层工作,曾任广东广宁、四会、南海等县知县,还曾任罗定州知州。

杜凤治1814年生于浙江绍兴,举人出身。曾国藩大他三岁,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进士出身。

举人和进士出身,就决定了俩人的仕途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曾国藩的上限要高许多。

俩人年龄差不多,都是出生于嘉庆年间,共同经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位皇帝,杜凤治活得长久些,挺到了光绪年间,曾国藩太操劳,只活到61岁,1872年去世,杜凤治相对没那么辛苦,活到69岁,1883年去世。

杜凤治去世的那一年,墨索里尼、汪精卫才刚出生,这段时间是德国疯狂生长的阶段,直到德国的成长引起了英国的警惕,最终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曾国藩写了30多年日记,总记130多万字,杜凤治更狠,来广东就职后就一直写日记,为官14年,现存日记手稿40本,近400万字,两份日记都是十分珍贵的原始史料。

但俩人的日记太长太长,而且杜凤治的日记用潦草的行书写就,还各种修改补记,日记里提及到的人也不用本名用字号,给后世做研究的人带来很大的麻烦,这里特别感谢邱捷、张宏杰等学者辛苦整理,使我们这些平凡的读者可以快速理清清朝官员的经济生活。

下面进入正题,先说杜凤治。

杜凤治52岁在广宁第一次做知县时,正经收入是年薪45两白银,加养廉银600两。

广宁位于现在的肇庆市,至今还是个穷县,2023年GDP仅177亿,常住人口也仅仅40万,清朝时应该更苦更穷,穷县待遇低,平日估计也没什么油水可捞。

后来杜凤治调去南海县做知县时,工资改为年薪45两白银,加养廉银1500两,再加办公费30两,能见光的收入是1575两,已经是广宁的两倍多。

南海就是现在的佛山,我在《万里江山图》广东篇,有详细介绍佛山为什么自古富裕,本文就不重复了。

杜凤治在广宁的正经收入,约合2023年65万人民币,在南海的正经收入,约合2023年157万人民币,工资其实不低,那这些钱够不够他平日花销呢?

不够,远远不够。

一是养廉银不稳定,常常遭到克扣,二是杜凤治要按大清官员的潜规则行事,上下打点,费用奇高,三是杜凤治是拖家带口去赴任,养一大家子人,还私人雇了两个很重要的绍兴师爷。

上下打点指的是各官员要经常走动聚餐开PARTY,请戏班子搞气氛,还有各种名目的节日、炭敬、冰敬、婚丧嫁娶、生辰、老乡联谊会、私人俱乐部等等等等,这个习惯地方和中央是一样的,曾国藩在北京上班时,也被这些流程搞得神经衰弱。

晚清时官员们变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级官员经常互相走动,常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相互提携各自后辈,所以除了死硬政敌,私下关系不会太差,也不会轻易撕破脸,大家是牢牢绑定的利益联盟。

在明清时,一个人只要中了举人,就相当于成为国家统治集团的一员,大家都不敢惹他,当地县委书记就会对他客客气气的,开始主动跟他搞好关系。

进入统治阶层的分界线是举人,秀才离这条线还差得非常远。

明朝每次乡试举人名额全国仅1100-1200人,整个大明总共录取了11万名举人,清朝每次乡试举人名额全国仅1500人,整个大清大约总共录取了15万名举人,清时有1500多个州县,每年活着的举人大概一万人,摊到每个县平均七人左右,这七个人加上县太爷,就是本县的最高统治阶级。

举人免税、免徭役,只要一中举,就会有大把本地人认亲友,求着将自己的财产、田地、户口放在举人名下,以躲避缴税和服徭役,一个举人每年可以免400亩的田税(不同时期有变化),还能免十几户人家的赋税和徭役。

挂在举人名下的人,每年会主动分一些好处给举人作为回报,甚至有人主动要做举人的仆人,主要是为了逃避徭役。

服徭役是一件很辛苦很凄惨又十分打击人格的事。

你得自带干粮给政府挖河堤、拉纤、修水库等,这段时间地里家里没人照料,老婆孩子父母都可能受人欺侮,监督徭役的差人也根本不把你当人看,马戛尔尼就记录过清兵抓人来服徭役时的悲惨景象,有当地富人没有功名,也被抓来给洋人拉纤,因为不听话,被当差的当狗一样踢到淤泥里当众抽打,十分侮辱人格。

为了避免这种羞辱,也为了避点税,富人们都会找到当地举人,将财产放在他的名下,个个都得叫他“举人老爷”,好寻一个庇护。

所以举人一般都较富有,乾隆时江西人王锡侯38岁中举,65岁因《字贯》案被斩,这位一生没做过官的举人,为了印书就花掉了400多万人民币,家里还另建有十间大瓦房,以及承担几十口人的生活,这么大开支,就靠王锡侯一个人的收入就搞定了。

举人大多可以做到知县,哪怕不是知县,起步也会是学政(教育局)这种实权部门,像杜凤治这样还可以升到知州,所以各县话事人也不敢招惹当地举人,因为这哥们分分钟跟自己平级,弄不好还可能混到自己上司,能拉拢就不针对,举人有什么事找知县,打个招呼一般就能解决。

像曾国藩这种考上进士进翰林院学习的人,根本不用把知县太放心上,因为进士最低起步就是县委书记,正常是市委书记,他还没进翰林院,当地一个地主遇到麻烦事请他帮忙,他便写了封信给当地知县,人都不用去,知县马上出面把地主的敌人抓去坐牢,一刻不敢怠慢。

曾国藩收到的回报是140两白银,相当于14万人民币。

这种事举人也能办,但付出的代价要远高于进士,要赔笑脸见县里各种实权人物,要卖人情给人家,还要请客吃饭走流程,但曾国藩这种庶吉士,一封信就搞定。

对没正式官职的举人进士都这样,实权官员之间的利益链更是紧紧绑束在一起。

这种特权阶层之间的人情来往十分损耗金钱和时间,曾国藩刚到北京时,时常跟各路官员吃饭聚餐,又参加各种诗文会搞人脉,这一年的社交开支就达到了130两银子,约合13万人民币。

这里要说明一下,做京官的大多很穷,曾国藩在北京做官时穷得要死要活,想尽一切办法搞钱,但京官全靠地方官进京拜会孝敬时捞钱,地方实权官员要富裕很多,杜凤治每年的社交开支,估计是曾国藩的十倍二十倍。

前面说杜凤治还养了两个师爷,这也是特别烧钱的私人顾问。

全国每年举人和进士的录取名额太低,为避免资源集中,各省又有规定的名额,特别会读书的江浙地区,有大量优秀知识分子注定一辈子考不上去,这些人就琢磨出另一条出路,专门替做官的做谋士,替他们摆平各种现实问题,尤其是绍兴人干这行的特别多,逐渐形成了一种叫“绍兴师爷”的特殊职业。

绍兴师爷主要帮当官的处理刑名、钱谷、奏折、账户、阅卷、漕粮、河工、教读、谋略、征比等工作,其实就是现代的法律顾问、财务顾问、教育顾问、工程顾问、税务顾问等。

官员们一般是考八股上去的,对处理当地工作其实并不熟悉,真干活特别需要师爷解决实际问题,当时所有官员赴任,第一件事就是找专业的绍兴师爷,其中刑名和钱谷师爷是必须要带的,就是负责法律和财务的两大助手,不带的话根本没办法开展工作。

刑名和钱谷是师爷的基本盘,是各级官员的必需品,奏折、谋略师爷这种,只有高级官员才需要,像两江总督陈辉祖就养了一个著名的邬师爷,专门负责给乾隆写奏折,每次上折子能把乾隆读得心花怒放,陈辉祖就以一万人民币一天的高薪养着这个师爷。(本文白银转换都以2023年物价为准)

绍兴师爷越做越大,形成了一万多人的专业队伍,深刻影响绍兴后面几代人,秋瑾、鲁迅、周恩来、陶成章祖上,其实都是师爷家族。

文化必产生于经济基础,质变必来源于量变积累。

杜凤治自己就是绍兴人,绍兴人不骗绍兴人,规矩他懂,师爷那更加要带上的。

杜凤治刚上任时带去的刑名师爷和钱谷师爷,年薪水共1100两白银,每月每人伙食10两另算。

也就是师爷平均年薪550两,合每人55万人民币左右,那时地主家普通长工一年的收入约10两银子,大概一万人民币,师爷收入是普通长工的55倍,在清朝是超级高薪职业。

杜凤治在南海任职时,一共聘请了7位师爷负责刑名和钱谷,一年合计6000两开支,合600万人民币,平均每人85万年薪。

另聘请了收粮(征田税)、书启(文秘)、阅文(看考卷)师爷等人,这些人没那么贵,100两银子一年,平均每人10万年薪。

所有的师爷加起来,一年开支就高达一万两白银。

官场送礼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比如同治十一年两广总督瑞麟生日,因是瑞麟赏识杜凤治,是他将杜凤治调去南海当知县,因此杜凤治投桃报李,送去的金银珠宝和绸缎价值3000两白银。

这一年,杜凤治记录自己光送礼就花掉了两万多两白银,其中送两广总督11114两、送广东巡抚3445两、送按察使1355两、送布政使823两。

杜凤治人脉很是吃得开,以致于他这样一个小小县令,同治十二年过六十大寿时,直隶总督李鸿章、礼部尚书李鸿藻都送来贺词,可见其在地方和中央,都很会搞关系。

地方官想要做得稳当,北京城里就得有人替自己说话,杜凤治在朝里主要依靠潘祖荫,他的广东县令就是潘祖荫推荐才得来的。

杜凤治在北京前前后后花了4680两白银,熬到53岁拿到一份实缺,到地方后又上下打点花了3500两白银,才稳住了县令的位置,差不多花了一千万人民币搞定一个知县,但说源头,潘祖荫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所以他给潘祖荫每年的炭敬、冰敬十分丰厚,潘祖荫也会伸手向他借钱,不过这种钱双方都默认不用还。

官场正常开销、家人日常生活费、养私人专业顾问、以及编外人员,使杜凤治每年做官的开销,保持在一万五千至三万两白银,约为今天1500至3000万人民币。

年开支是其正经年薪的20倍,无论如何是维持不下去的。

杜凤治只能拼命搞钱。

其每年最大的一笔收入,是来自钱粮征收。

杜凤治没有在日记里,提到过自己每年从中赚多少钱,但他记录过自己拜访已卸任的东莞县令张庆鑅,其亲口承认,自己从钱粮征收(原文是“银米羡余”)里拿到的总收入是白银五万两。

那这里头搞钱有什么名堂呢?

按杜凤治的记录,晚清收税粮是折成银两上缴,同治初年,广东粮价是100斤折合一两银子,但各州县却自设一套系统,要求100斤按5两银子上交,是市场价的五倍,中间有了四倍的溢价让各级官员分食,是地方官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这块收入任何人都不能动,是官员们的集体利益,1866年新任广东巡抚蒋益澧上任后,觉得这税粮价实在太高,想减少百姓负担,改成市场价收,结果被瑞麟给参了一本,蒋益澧被连降两级还调离了广东,只在广东任职了一年多就被赶走。

地方官每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钱粮征收,一个是关系到切身利益,是他们的主要财源,另一个是中央处罚严重,征税完不成10%的,不准升迁,还要罚俸一年,完不成50%的就要革职。

征税时间是上半年的农历二至四月,下半年的八至十一月,每年杜凤治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耗在征税上,十一月底的时候是交KPI的日子,这时候的杜凤治总忙得昏天暗地。

由于百姓穷苦,总是不按时交粮,杜凤治就带着征粮队在各地强征,征粮队有粮书、粮差、册书、委员、师爷、官亲等人,另有轿夫、衙差、壮勇等一百多人,浩浩荡荡扫荡乡里,杜凤治平时对百姓较为仁慈,但下乡催粮关系到他的核心利益,此时就会变得十分凶狠。

根据他自己的日记,有几次他去征粮时收不到粮,反被农村妇人扔屎尿赶跑差人,杜凤治便派兵勇下乡,先将反抗的绑回衙门,如果带头的跑了,就把其母亲或妻子押回来,然后叫人去屋里看看有没有熟睡的小孩或者大件家具什么的,见到就先搬出来,然后放火烧屋立威。

这招通常十分管用,百姓见烧了房子,会老实上交钱粮,以换回母亲妻子,再讨回家具大件,以后也会乖乖交粮税。

杜凤治记录的这些细节,是其它史料看不到的,其日记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除了钱粮征收,杜凤治的其他收入占比分散,来自科举舞弊、不动产契税登记、特权走私、商家孝敬、调解纠纷等。

我们在《宋江的逻辑》里有提到过这些内容,都是宋押司特别熟练的业务。

先说科举舞弊。

虽然清朝对科举舞弊非常严厉,动不动杀个一品大员祭天,以震慑全国,但实际上基层舞弊根本无法断绝。

主持童试、院试的地方官,手里头掌握着命题、阅卷、录取大权,地方官可以通过提前泄题、找人代考、监考放水来搞钱,阅卷时也可以随便查看考生姓名,给特殊考生关照。

杜凤治记录了多位州县官,靠卖名次赚到几千两,他并没有记录自己有没有在科举中赚钱,但当时南海文试第一名标价3000两白银,武试第一名600两白银,其他名次依次递减,是公开的秘密。

学生高中后会在拜见州县官时送贽敬,这里还能收一笔钱,杜凤治记录同治九年广宁武案第一名陈应韶来见自己时,就送了100元。

杜凤治的日记里经常出现“元”这个货币单位,十分怪异,因为古代主要用铜钱,单位是“文”,如果是白银,单位应该是“两”,那这个“元”是从哪冒出来的?哥们提前用上人民币了?

这个元,不是中国的货币,是指洋银,就是西班牙银元。

16-17世纪,西班牙鼎峰时期,从南美洲疯狂挖银矿,铸造成西班牙银元,来中国换丝绸、茶叶、瓷器三大宝贝,大量银元便在中国一直流通。

由于他们家银元质量好,成色、重量一致,比种类复杂的白银更受欢迎,不仅国内用,英国人也收西班牙银元,清政府赔款洋人时也允许用银元,折算方法是一银元等于七钱一分库平银。

1842年的《南京条约》,清政府赔了2100万西班牙银元,从这以后花光了银元储备,贸易顺差也变为逆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就只能赔白银了。

杜凤治的记录里大量出现元这个单位,是因为他在世时,白银外流还没那么严重。

商家及士绅每年送给杜凤治的钱也很多。

每个县的矿山、商号、当铺、工厂,以及农村士绅,每年都会源源不断地给杜凤治送礼,在广宁县时,当地24家造纸厂,每年会送他1200-2000两银子。每地当铺开业,都要给杜凤治送50两银子,杜凤治每去一地上任或者离任,以及家里人过生日,逢年过节,当地这些单位都要不断地送礼孝敬。

杜凤治还可以走私私盐赚外快,当时卖私盐是暴利,查到就要杀头,但州县官员的船只可以不接受检查,官员们出行都会捎上私盐贩卖,能小小赚上一笔。

那年头卖私盐,跟现在卖白粉差不多,曾国藩在跟太平天国玩命时,每到一地也会利用特权靠私盐赚钱,以解决部分军费问题。

从契税中赚钱,是地方官另一项重大收入,是仅次于钱粮征收的第二大收入。

一般田地房产买卖过税,满清时要交6.5%的税,民间为了避税,平时都不愿交税割户,但每任州官卸任前,会把税额改为1.5%-4%,利用这个差价狠赚一笔离任。

杜凤治去南海任职的前任叫赓飏,其利用契税差价离任时赚了13320两,杜凤治自己离任南海时,赚了12960两。

按记载,南海县每年税额是4749两,但光绪三十年年实收67910两,宣统元年实收139372两,这中间的巨大差额就是官员们的第二大主要收入,而且明显越到清末,官员们就贪得越厉害。

就这样七七八八地搞钱,到杜凤治67岁因病辞职时,他不仅维护好了自己的官场体系,14年为官还挣到了4.5万两白银,约合4500万人民币。

但当时的老百姓,并不认为杜凤治是一名贪官,相反他当官的名声很不错,除了他做官很有技巧,既不得罪上司和同僚,非必要对百姓还算宽厚,最重要的是,他贪得其实并不厉害。

杜凤治说,各省主管学政的官员,靠着在教育系统赚钱,离任时一般攒七八万银子没问题。

我另看到张宏杰的资料数据,说大省学政一届可以搞到三四万两银子,小省一万多两银子,清朝学政三年一届,不能连任,两边数据对不上,不过都是巨款,大家知道个大概就行。

相比别人三年七八千万的贪污,杜凤治14年才搞了4500万,已经十分难得了。

其实杜凤治就是一名贪官,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不贪的官活不下去,像李鸿章也是一名大贪官,这个是洗不白的,老百姓主要是看他们贪了还能不能办事,平时对老百姓不要太狠毒就是好官。

说明在清末,百姓对官员的期待值是非常非常低的。

杜凤治其实也审理过不少冤案,他政敌的儿子因为强奸家里丫鬟,致丫鬟跳井自杀,为了拉拢政敌,他通过摆平原告化解案情;另有当地士绅罗来文强奸侄媳,他拿了好处后,让罗来文赔了原告一大笔钱,将事情从强奸改成非礼结案。

杜凤治的原则是不得罪上司、同僚,以及他们的亲属,但遇到民间其他案件,他都禀公办理。

在处理罗亚水案、谌郭氏通奸案、唐梁两姓命案时,他又相当谨慎而细致,甚至不时流露出对百姓温情的一面,能帮一点是一点。

杜凤治并不复杂,只要不触及他的核心利益,他就禀公处理,但一旦关系核心利益,他就循私勾结。

这样的官员放在现在肯定是贪官,枪毙四五回是够了的,但在清末,比一比其他官员,他对百姓还算仁厚,贪的也有一定底线,就是难得的好官。

就像萤火虫,其实只有一点微弱的光亮,但如果夜晚够黑,它就显得耀眼。

最后,我们再简单地说一说曾国藩的开销和收入,跟杜凤治做一个对比。

曾国藩原先做京官穷得要命,做侍郎一年收入才660两,年薪约66万,光坐轿子、置办服装、租房子、搞社交几样就把他搞得欲仙欲死,全靠地方官孝敬和借钱维持生活,在北京时欠一屁股债,欠债额约140万人民币。

他的收入转折点是去四川做乡试主考,这是仅次于学政的第二赚钱岗位。

跑一次四川,公款差旅费加上一路疯狂收礼,曾国藩赚了六千两银子,约合600万人民币,另收了大量的藏香、茶叶、火腿、香珠、黄连等等四川特产。

曾国藩靠这笔钱还清了在京城欠下的1400两债务,还给家里寄了600两,生活水平也提升了不少。

建立湘军后,曾国藩个人年净收入达5400两,12年带兵合法收入6.48万两,约合6500万人民币,又通过劝有钱人捐钱(劝捐,回报学额或官爵)、设收费站收商业税(厘金)、以及卖食盐、屠城抢劫、洗掠天京财富,让湘军赚到了许多许多钱。

富裕的湘军回湖南后大量办书院,民智大开使湖南风气领天下之先,历经三代培养出了毛泽东。

而浙江绍兴的师爷阶层,也在一代代财富积累下,历经几代培养出了秋瑾、鲁迅、周恩来。

两条历史线,最后合二为一。

战胜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成为两江总督,正经收入是155两基本工资加一万八千两养廉银,年薪共约1800万。

当然啦,杜凤治这样的下属们每年送来的礼金,以及手中特权可以赚到的钱,应该是以亿计了。

从曾国藩和杜凤治亲笔记录的日记里,我们看到了清朝官员的幸福生活和利益勾连。

但与之相对比的,是普通百姓猪狗不如的日子。

前面说过,清末时,一个地方家的长工,年收入约10两银子,大概只够买800斤大米,仅够两口人勉强吃饱。

如果一家四口要度过一年,平时就只能吃小米、玉米、红薯、土豆。

曾国藩的日记里,记载着道光二十一年正月的北京物价,当时1斤腌肉要100文,每斤鲜肉要70文钱,每斤酱菜也要70文钱,此时1500文约合一两银子,也就是普通长工,一个月的收入,只能买15斤腌肉,或者21斤鲜肉、21斤酱菜。

如果以今天普通人5000元一个月来算的话,约等于腌肉要333元一斤,鲜肉要238元一斤。

这种物价,普通百姓吃得怎么样可想而知。

而且他们还要面对赋税和可怕的服徭役。

吃都顾不上,那教育、住房、服装、交通等生活品质的恶劣程度,更可想而知。

就算蒲松龄这样的底层知识分子,也过得相当惨,他当民办教师时,包吃包住一年总收入才4两银子,只够买四个铜盆。

一直到去富人家做了私人家庭教师,才有了20两年收入,能偶尔吃点肉,也有钱有闲写《聊斋》了。

所以我们看到清末时的民间照片,人民都是黝黑的皮肤、麻木的神情、要么衣裳破破烂烂,要么一件衣服穿上四季包了浆。

因为清朝的百姓,大都都是文盲,而一个壮汉的年收入,也才约等于今天的一万人民币一年。

而在另一边,一个知县的收入高达千万,一个总督的收入以亿计,官官相护,拼命吸食百姓血液,以维持他们的奢侈生活。

哪怕知县包庇强奸犯,只要他不把百姓欺负得太狠,大家还会叫他一声清官。

为什么清末时,捻军、白莲教、太平天国一波波不断涌起,杀也杀不尽,斩也斩不绝。

这都是满清自己造的孽,平民造反再愚昧、再凶残,根源也是在满清本身。

这样黑暗腐朽的王朝,要不是英国为了对抗俄国,帮他们解决了税收问题,扩大了财源,是不可能活到1911年的。

这样反动的王朝,就应该早点死在历史的垃圾堆里,早死早超生,死得渣都不剩,才对得起他们压迫过的人民,以及他们几百年深深的罪恶。

上一篇: 4天,10000块浙A区域号牌!车险、ETC怎么办,最新回应来了
下一篇: 谈谈怎么用手机搞钱
有问题就找< 北京硕恒律师事务所 >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合作伙接: 宝贝日记 抖音代运营 游戏攻略 秦皇岛人才网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范文网 二手车 游戏推荐 网络推广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产业库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河北信息网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范文网 旅游攻略 工作总结 精雕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手车估价 情侣网名 经典范文 培训招生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戏曲下载 男士发型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唐山人才网 关键词优化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文玩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公司注册 抖米无垠 游戏攻略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承德人才网 沐盛传媒 小本创业项目 癖好 游爱网 风信子 大可如意 庄里人 下真题 知识星宿 游峰网 大可如意 书单号 万能实习生 国学网 鲁迅 短视频剧本 标准件 石家庄论坛 书包网 采购批发网 心理测试 商务英语培训 箱包网 电地暖 在线新华字典 雅思培训 ps素材库 石墨烯地暖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英语培训机构 宠物交易 黄金回收 ps素材库 电商网 宠物网 宠物猫 宠物狗 宠物用品 宠物托运 宠物美容 石家庄黄金回收 黄金回收价格 ps教程 photoshop 广告设计 海报设计 内容电商 直播电商 电商运营 电商之家 电商运营 自定义网址导航 精雕图 精雕图下载 精雕教程 易经网 周易网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详解 易学网 易经入门 易经全文 鲜花速递网 同城鲜花 网上订花 鲜花 鲜花礼品 女性健康 女性购物 女性时尚 化妆护肤 女性世界 女性网 铜雕 石雕 不锈钢雕塑 雕塑网 雕刻网 浮雕 雕塑艺术 玻璃钢雕塑 景观雕塑 钢琴谱 钢琴指法教程 钢琴曲 钢琴入门简单曲子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 钢琴考级 石家庄去痣哪里好 石家庄祛痣 石家庄点痣价格 石家庄点痣 二手车买卖市场 事故车出售 二手车 事故车 二手车交易网 二手车报价 二手车估价 个人二手车 周易 易经 易学网 汉语字典 英语词典 国学网 词典 成语 宝宝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取名 周易取名 男孩取名 宝宝取名 周易起名 女孩起名 名学网 道德经 道德经原文 婚姻挽救咨询师 人格心理测试 心理咨询中心 免费在线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测试 免费心理测试 书包网 书包品牌十大排名 儿童书包品牌排行榜 儿童书包 小学生书包 书包品牌 女生书包 旅行箱 拉杆箱 奢侈品包包 单肩包 托特包 专业配音 ai语音转换 文字转语音 智能语音 在线配音 真人配音 免费配音 配音神器 戏曲视频下载 河南豫剧大全下载 戏曲下载 黄梅戏下载 豫剧下载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翻译 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苗木网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 苗木求购信息 园林绿化苗木价格 银杏供应求购信息 河北石墨烯发热线 河北发热线厂家 河北石墨烯地暖 河北地暖安装厂家 吉林石墨烯发热线 吉林发热线厂家 吉林石墨烯地暖 吉林地暖安装厂家 辽宁石墨烯发热线 辽宁发热线厂家 辽宁石墨烯地暖 辽宁地暖安装厂家 黑龙江石墨烯发热线 黑龙江发热线厂家 黑龙江石墨烯地暖 黑龙江地暖安装厂家 山东石墨烯发热线 山东发热线厂家 山东石墨烯地暖 山东地暖安装厂家 河南石墨烯发热线 河南发热线厂家 河南石墨烯地暖 河南地暖安装厂家 内蒙古石墨烯发热线 内蒙古发热线厂家 内蒙古石墨烯地暖 内蒙古地暖安装厂家 江苏石墨烯发热线 江苏石墨烯地暖 江苏地暖安装厂家 四川石墨烯发热线 四川发热线厂家 四川石墨烯地暖 四川地暖安装厂家 中医养生 春季养生 保健食品 中药材 茶叶批发网 诗词 鲜花 汉语词典 暖通,电地暖 苗木网 道德经 红楼梦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女性健康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雕塑网 舟舟培训 艺术培训 成语大全 资格考试 少儿培训 英语培训 职业培训 网赚 包装网 苗木供应 短视频培训 IT教程 安卓手机游戏 单机游戏大全 手机游戏下载 手机软件下载 创业赚钱 绿色软件 民间借贷律师 养生 成语 互联网资讯 工商注册 网络游戏 云南旅游网 抖音带货 代理记账 奇石 雕塑 雕龙客 易学网 优秀个人博客 短视频运营 抖音运营 在线题库 散文 诗词网 箱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