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确认土地是属村集体所有,由社区经济合作社,发包方与承包方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后,农户有权进行经营管理,被称为家庭承包制。
土地流转是最近十多年出现的名词,农里农户外出城市打工,全国出现了有2点9亿农民奔向城市,形成了打工潮。然而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心村,孤独老人,留守儿童,土地抛荒严重。
打工潮出现的原因,是城市发展强劲,尤其是超、特、大城市人力资源明显缺少,再加上城市打工月薪丰厚,农民工尝到了甜头,用同样的体力和汗水在城市一个月收入,就相当于在农村辛苦一年的收入,农民选择去城市打工,放弃了种田。
土地流转就自然出现了,村庄流转大体有三种情况:
1,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月薪丰厚,把土地有偿流转给承包商或农业合作社,如蔬菜种植基地。
2,农忙在家种地,闲时外出打工,像这种农户,比如是五口之家,有六亩地,留足自己口粮地二亩,其余4亩地有偿流转给承包商。按实际情况来决定土地流转多少。
3,在城市创业成功,买房、买车、不想回农村了,部分土地有偿流转,部分土地无偿给缺少土地农户去种。
土地流转对农民有何利弊?
目前社会打造出的这种格局,是超、特、大城市倾向于高学历落户城市,忽视了城市自然结构属多层次各种人才组成规律。导致了缺少人力资源这一块。
有利方面:农民经济收入得到提高,对有智慧,有能力的农民,努力打拼,立足于城市,给了机会发展平台。
弊的方面:农民背井离乡,离开亲人,两头日夜相互挂念,精神压力太大。对城市本身来说增加工资成本,因要考虑到农民离家路费,城市高价租房,生活高消费。否则,工资低的农民是不愿来城市打工的。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