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老李在高原部队干了16年,一级上士满期。在经过一番思考比较后,虽然转业的退伍费比复员少了将近一百万,仍然果断选择了转业安置。
据这个朋友说,他们单位里,和他一样选择转业的同年兵还有很多,大多数人选择了转业安置工作,只有少数选择了复员。
而在前几年,当完16年兵的四级军士长,选择复员要退伍费的人居多,退伍复员费差不多有一百四五十万,选择转业的人相对较少。
短短几年时间,选择转业安置的人数就明显上升,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据他和战友们交流了解,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原因。
一、转业安置虽然工资收入不高,但工作稳定
近年来,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数节节高升,很多看似普通的岗位,都出现一岗难求的局面。
尤其疫情这三年,体制内工作的优越性越加凸现,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还是体制内的铁饭碗更牢靠。
虽然一个月只有几千块的收入,有些小地方也就三四千块,好点的地方可能万把块出头,看起来不高,但好在稳定。
很多小地方虽然工资收入不高,但物价水平也同样不高,一个月几千块的收入,维持日常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生活也能过得比较滋润了。
二、转业安置到体制内,工作体面,受人尊敬
转业安置到体制内工作,哪怕就是个普通办事人员,说起来也是感觉高大上,走到哪里都不掉价。
在体制内工作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受人尊敬,无论是家人还是亲戚,或者是外面的朋友同学熟人,态度上明显不一样。
如果换成复员拿复员费,哪怕有个一百来万的存款,但显然是享受不到这种尊敬的,毕竟没有身份加持,一百来万的身价没什么特别的。
三、转业安置回老家,办事方便
大多数人转业安置都是回老家,在一个熟悉的城市或县城里,在体制内工作,或多或少有些人脉和资源,给家人或亲戚朋友办点小事还是非常方便的。
如果选择复员就不一样了,哪怕手里有点复员费,但由于自身没有什么资源,不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想办点事就可能难上加难了。
四、转业安置退休后有保障,长远看更划算
转业安置到体制内工作,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是相当高的,单位交大头,自己只用交小部分。到退休年龄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相当可观。
如果换成复员自谋职业,一旦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很可能就是以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购买养老保险,以后养老保险金差了一大截。
五、退伍复员费虽然较多,但货币贬值快,没有投资渠道,也没有长期保障
很多人不再选择复员的重要原因,就是现在退伍费的价值越来越低了。
一百多万,看起来不少,但却又干不了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投资渠道。
投资创业风险太大,对长期在部队封闭管理的大多数退伍军人来说,显然不大合适,已经有很多人投资失败,复员费打了水漂血本无归了,这方面的教训大家都耳熟能详,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了。
现在也不像以前,拿退伍费随便买套房子,过几年资产就增值甚至翻倍了。现在买房的风险也很大,说不定就高位站岗了。而且很多房价高的地方,一百多万也买不到一套满意的房子了。
其他能投资的渠道也少的可怜,如果只是把复员费存进银行,那是眼睁睁看着贬值缩水,更不划算了。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与其拿着一笔一百多万的退伍费,不知道干啥,还不如要个稳定的工作,同时也有几十万的转业费,也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
相信每个选择转业的军士,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综合比较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当然,选择复员的军士,也都有自己的考虑。每个人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时代和社会在不断动态发展,谁也说不准以后会怎样,只有顺应趋势作出选择。
更多精彩原创,请关注家国大爱公众号。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