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如何申请廉租房和燃油补贴?还搞不清楚“低保、特困、两项补贴、五保”的区别吗?本文为你解答!
NO.1
低 保
1
残疾人为何不能全部纳入低保
有残友留言称,他是一名残疾人,但至今没有享受有关补助。了解后发现,该残友不是低保户。“残疾人在身体或心理上存在着缺陷,属于弱势群体,为何不能全部纳入低保呢?”这名残友问。
其实低保的评议不是以残疾与否来定的,“很多残疾人身残志坚,创业成功,家庭条件十分不错,如果将残疾人一律纳入低保,也是不公平的。”申请低保,需要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
2
申请低保的程序是什么
1. 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2.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3
2023年残疾人家庭低保为何被取消
2023年国家提出了扶贫精准化,低保线与扶贫线将会挂钩了,低保申请将会审核的更加严格,凡是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人情保、关系保的都将会被清退。
4
重残人可以单独立户申请低保吗
重残人单独立户申请低保,是“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里的内容,纲要规定,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可以单独立户享受低保。
据官方消息,截止2023年2月,已经有28个省份对残疾人单独立户申请低保出台了实施细则。如果重度残疾人想单独立户申请低保,建议先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5
低保金是多少?是全国统一吗?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这说明全国低保金发放金额是不统一的,而且低保金额也会随着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NO.2
两项补贴
1
残疾人“两项补贴”是什么
残疾人“两项补贴”是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
哪些人可以享受
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可以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可以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度残疾人是指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的残疾人。
3
申请程序是什么
自愿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由残疾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受理窗口提交书面申请。残疾人的法定监护人,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所在村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委托人可以代为办理申请事宜。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应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逐级审核。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依托社会救助、社会服务“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受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并进行初审。初审合格材料报送县级残联进行相关审核。审核合格材料转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定,残疾人家庭经济状况依托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审核。审定合格材料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县级残联报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资金。
补贴发放。补贴资格审定合格的残疾人自递交申请当月计发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采取社会化形式发放,通过金融机构转账存入残疾人账户。
定期复核。采取残疾人主动申报和发放部门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定期复核制度,实行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
4
有低保的残疾人可以申请吗
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仍可以申请两项补贴,尤其是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有低保的残疾人几乎都可以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不计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
5
两项补贴可以同时享受吗
只要符合条件,残疾人可同时申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6
为何五保户、特困人员不能享受
有位残友咨询:“我是五保户,也是二级残疾人,无儿无女,为何不能享受到政府的这项补助呢? ”该残友表示,自己享受的五保待遇有点低,“如果有两项补贴,肯定会好很多。”
两项补贴文件规定:享受特困人员供养保障的残疾人,其生活和长期护理照料已得到基本保障,因此不再享受两项补贴。因此:可以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只能是低保户,并不包括五保户。
N0.3
特困人员供养
1
什么是特困人员救助
特困人员救助是国家为了救助那些完全失去生活来源和依靠的贫困人口而制定的救助制度,政策实施依据是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
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有很多都没有收入,没有自理能力,所以说特困人员的救助很大一部分就是救助残疾人的。符合条件的残友们可以试着申请一下,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救助。
民政部发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规定了三类人员,分别是“三无”城乡老人,“三无”残疾人,“三无”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
2
什么是“三无”
三无指的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者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无劳动能力
无劳动能力是指高于(低于)法定劳动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16岁以下未成年人),或因残、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无生活来源
具体来讲,无生活来源是指收入水平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并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规定。在核算收入的时候不包含城乡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以及医疗保险等。
3
特困人员救助标准
特困人员救助包括了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两个方面,其中基本生活的救助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的1.3倍。
所以说,如果能评上特困人员,得到的救助数量是高于低保水平的。特困人员除了享受国家给予的资金救助,还能在扶贫、护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享受照顾,审核通过的难度也比低保更难一些。一旦纳入特困人员,就不再享受低保待遇。
我国特困人员救助的供养标准分为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目前全国平均供养标准中,集中供养是6385元每年,分散供养是4844元每年。集中供养标准最高的是天津市,现在达到了人均17183元;最低的是贵州省,目前只有4250元。分散供养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年人均13800元;最低的也是贵州省,年人均只有2726元。
4
如何认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根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规定,有六个判断标准,分别是自主吃饭、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厕、室内自主行走、自主洗澡。
六项全部达标视为有自理能力,有超过四项达不到的视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5
特困人员怎样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特困人员救助需要本人主动申请,如果不申请一般是不会有的。对于我们残友来说,身体不方便有困难的,还可以委托他人申请。县级民政部门审批通过后,发给《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特困人员从批准之日下月起享受救助供养待遇。
NO.4
五 保
1
哪些人可以享受五保供养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2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哪些内容
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办理丧葬事宜。
3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意味着五保标准高于低保标准),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4
怎样申请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后在本村范围内公告;
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N0.5
廉 租 房
1
廉租房申请对象
廉租房的申请对象主要是针对本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分配对象主要是低保户和一些特定保障对象。
另外,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的困难残疾人、低保家庭有以下福利:对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凡申请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的,要优先安排发放补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实物配租应当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
2
廉租房申请条件
一般情况下,申请廉租房需要具备以下5个条件,还请以当地政策或条例为准。
申请人具有5年以上当地城市常住户口;申请人必须是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或最低收入家庭;申请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并一起共同生活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当地房管部门确认他处没有住房的。
3
申请时需提供资料
家庭收入情况的证明材料;家庭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4
申请程序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并张榜公布,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市(区)、县人民政府建设(住房保障)
主管部门;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转同级民政部门;
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同级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经审核,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作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予以登记,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向社会公开登记结果。
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申诉。
N0.6
燃油补贴
残疾人燃油补贴标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是国家燃油税改革后,针对肢体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改善残疾人民生、维护残疾人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1
受理条件
户口所在地为本地户口;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属于肢体残疾患者;在就业年龄段(女性18-45岁,男性18-59岁);必需购买了残疾人代步车。
2
补贴车辆
对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人自购车辆,实行应补尽补。自购车辆排气量不超过200毫升的普通机动轮椅车,除此之外,很多地区残疾人用于代步的燃油三轮摩托车也可以做为纳入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范围。
3
补贴标准
每人每年一次性补贴260元。
4
申报时间
每年的5月至次年的4月,为一个年度。
5
申请材料
持以下材料到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残联申请:《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申请审批登记表》、身份证、户口簿、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本人购车证明。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