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打好春季传染病防护第一仗!
新冠疫情随着寒冬渐行渐远,
气温逐渐回升,
春天的脚步近了,
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熙攘,
街道上也人群窜动。
随之而来的各种春季传染病,
也在紧盯着那些疏于防范的儿童。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春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家庭和学校应该如何预防?
有哪些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盛行”?
A:随着公共场所的开放,人员聚集,空气流通不畅,让传染病有了可乘之机。在这个季节主要流行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结核病、水痘、麻疹、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
A: 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结核病、水痘和麻疹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其中,手足口病、水痘和麻疹在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猩红热主要出现在在5-15岁少年、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抗病能力差者。
A: 1.去人流密集的区域时,建议佩戴口罩。
2. 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
3.室内通风换气,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做好居家清洁消毒。
4.坚持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5.劳逸结合,保证充足适量的睡眠。
6.均衡饮食,加强营养。
7.身体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腹痛腹泻、起红疹等症状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8.如被诊断为传染性疾病,及时告知学校,并做好自我隔离,避免带病上课。
A:1.做好晨检、午检工作。
2.学生患传染病后应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治疗,病愈且隔离期满后,经校医判断方可进班复课。
3.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教室空气流通。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5.学校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
6.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应及时向所在地的疾控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
A:接种疫苗是有效、经济的预防措施,流感、手足口病、肺结核病和水痘、麻疹都有相应疫苗可以接种预防。
流感疫苗类型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对于流感灭活疫苗,6 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 剂次,间隔≥4 周;2023年或以前接种过1 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 剂次;9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 剂次。对于流感减毒活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 剂次。同一流行季,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再次接种。
目前的手足口疫苗是针对EV71病毒,6月龄-5岁之间要接种2剂,两剂间隔至少1个月,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2剂接种,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卡介苗可以预防儿童结核病,一般来讲,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就需要接种卡介苗的。未及时接种,可以在3个月内进行补种;3个月到3岁之间,测试结核菌素呈阴性,则可以进行补种;4岁以上,不再进行补种。
目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当中的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可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共接种2剂次,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
A:接种单位会通过接种小程序、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告知家长有哪些疫苗需要补种以及补种的时间安排。我省家长可以通过预防接种APP“小豆苗”,查看哪些疫苗需要接种,如有疑问可咨询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就近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补种疫苗。
A:优先补种免疫规划疫苗或者可替代相应免疫规划疫苗的非免疫规划疫苗。用于预防紧急疾病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如人用狂犬病疫苗,应优先接种。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