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校园贷创始人
校园贷是在校学生向金融机构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借贷时通常无抵押无担保,但一些借贷公司存在高利借贷的情况。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严重的危害。
校园贷的特点为:
1、在校园内部及周围张贴广告,或通过微信朋友圈、 *** 群等途径发布广告,打着手续简单,仅需用学生证、身份证就能申请贷款等虚假旗号诱骗在校大学生。
2、放款门槛低、额度小,后期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担保费、罚息、违约金等手段,利滚利,翻倍速度极快,让借款人不堪重负。
3、采用骚扰、恐吓、威胁甚至暴力等手段催收欠款。
校园贷的危害为:
1、不合理的高利息
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学生容易“上当受骗”。
2、连累身边同学家人
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身份证替别人办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
3、一旦逾期,“全方位”催款
有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网贷平台除了通过常规途径追款,还会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4、易滋生借款恶习
有的学生爱攀比,父母提供的费用不能满足其需求。为满足内心疯狂滋生的欲望,他们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恶习,甚至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5、易诱发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信息搞 *** 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23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 *** 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 *** 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 *** 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23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 *** 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扩展资料:
防范识别
经过整治,校园贷得到遏制,但出现回租贷、培训贷等诸多“新马甲”。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2023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前不久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此外,很多商业银行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从而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良贷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园贷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 *** 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据调查,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校园贷常见危害:具有高利贷性质,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
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
(1)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2)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3)阿里、京东、 *** 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京东校园白条等;
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二类是P2P贷款平台,主要用于大学生创业。由于国家监管要求,大多数正式贷款平台已经暂停校园贷。三类是阿里巴巴、京东、 *** 等传统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校园贷,也叫校园网贷,是指一些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网上借贷业务而进行的贷款业务。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也迎来了大学生分期付款消费市场的春天,许多校园贷款平台已经开始跑马圈地。各种网贷平台针对大学生的贷款项目多种多样,从早些时候的分期购物升级到现在的旅游、考驾照、做生意、生活费等等都可以从网上借到钱。为了扩大市场,一些平台主动放水,不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和来源。此外,这些在线贷款平台还设置了高利率和罚息。
有很多校园贷的年息通常超过20%。各种在线贷款平台之所以选择大学生作为关键对象,主要是因为他们看中了年轻人强烈的消费需求和前卫时尚的消费理念。有强烈的信用消费意愿,倾向于提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因为在校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就有可能陷入连锁债务。由于无力偿还债务,无法逃避债务,导致犯罪等极端行为频繁发生。
对于大学生来说,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普及金融知识,学会正确识别优质合法的金融服务,谨防陷入高利贷陷阱。
咨询电话:18511557866
关注微信